这个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300余名学生留在了狮子山。保护好留校学子的生命安全、呵护好他们的健康,是宿舍管理服务中心的责任与使命。
响应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宿舍管理服务中心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中心党员干部、管理骨干和职工们纷纷响应号召,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当中。
党员干部主动“请命”
“今天又搬回千把公斤的消毒药水,学生区足够用了!”“我想办法搞了一批电子测温仪回来,先在学生楼栋应急使用。”
2月2日,家住校外的中心党支部书记冯兴伟同志主动“请命”,步行11公里回到学校,参与到中心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每天,冯兴伟守在中心协调人员和物资,下到楼栋解决防疫工作出现的实际问题。从2月2日开始,为了便于工作,他更是住校内临时宿舍中,没有再回过同城的家。
在中心人手紧缺,单日消毒任务重的情况下,黎娜、胡青等同志主动下沉学生宿舍替换一线员工,承包部分学生楼栋的消毒工作。其中,黎娜同志还承担了为中心离退休老同志到校医院取药的工作;胡青同志主动参加到物业服务中心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中来。
在校外的同志和职工们也纷纷以各种方式投身抗“疫”。 中心副主任顾沛同志困在山东老家,提前完成学生房源管理工作方案;维修部主管李光同志困在安徽老家,每天远程协调学生区消毒人员及物资调配,联合维修部员工担起学生区的消毒工作;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尹雅琪同志人在老家,却时刻心系住校留学生,用英文与留学生们无障碍沟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办公室主任鲁贝贝同志承担起中心疫情防控工作数据报送的全部任务,并在假期提前完成了当前防疫工作方案及学生返校防疫工作预案。
暖心的“大管家”
“有需要口罩的师傅,群里喊一声,我一会给大家送到楼栋去。”“各位师傅们,一定一定记得佩戴口罩,对自己身体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哦!”“老同志们,咱们每天记得微信群里打卡签到哦。”
在105人的“宿管工作群”和40余人的“宿管离退休联络群”里向各位同事“喊话”问平安的,是宿舍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彭庆瑞。
这个假期,她原本应该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度过,探望住在养老院的老父亲。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她放心不下中心的员工和楼栋里的孩子们,果断取消了机票,留在学校,当起整个中心的“大管家”。
疫情,让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加大了。然而,在彭庆瑞看来,要隔离病毒,不要隔离“爱”。“虽然减少了员工之间见面交流的机会,但是宿管人依然‘心心相惜’”,彭庆瑞认为,她有义务照顾好大家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状态。
在“宿管工作群”和“宿管离退休联络群”中,彭庆瑞与中心管理员和一线员工们,每天相互问好、相互鼓励。“众人抱团取暖才更有力量”,彭庆瑞说。
楼栋值班员每天承担了大量的人员登记、测温、保洁等任务,防疫物资消耗量也较大。为了减少值班员进出楼栋的风险,彭庆瑞开着私家车,把必需的防疫物资挨个送到值班员手中。
“现在大家都戴着口罩,人与人之间又不能离得太近,有时候我远远的在楼栋门口跟我的员工们打个招呼,他们的心里就会安心,大家都不是在一个人战斗!”彭庆瑞说。
负重前行消毒忙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开始,宿舍管理服务中心就同步启动了对学生宿舍区的消毒工作。“330余名在校学生分布在博园、荟园区共计24幢楼栋的14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工作量大、风险也高。”彭庆瑞说,“我们宿管人必须守好学生在校的家园,确保每一名在校学生的住宿安全”。
交通中断,中心部分管理人员困在市外、校外。考虑到大部分值班员年纪偏大,中心在校的维修工刘运林、刘建、孟胜春及值班员于清伦、易汉斌、王光权、毛有禄等几位师傅自发组成了“消毒小分队”。
一开始,因为没有足够的防护服,师傅们“因地制宜”用白大褂或雨衣代替;口罩紧缺,刘运林师傅主动贡献出他事先为家人购买的100个口罩;没有足够的农药喷壶,刘建师傅把自家的两个药桶拿来“充公”。师傅们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尽量少与人接触,努力做到“保护好自己,呵护好家人”。
2月2日,维修工孟胜春师傅在消毒作业时不慎滑倒,腰部扭伤,但为了不影响消毒进度和质量,只作简单休息确认身体无碍后,他就再次忍着疼痛背起药桶,继续工作;值班员于清伦师傅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却毅然承担起博园宿舍区所有楼栋公共卫生间的消毒工作。
寒假的宿舍楼略显冷清,住着为数不多的学生,师傅们默默地认真喷洒消毒液。一天下来,脱下防护服、雨衣和口罩,师傅们的衣裳早已被汗水浸透。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这些质朴的师傅们认为,楼栋里的孩子和自己的儿女一般大小,疫情当前,我们必须站出来,护他们周全,只有这样,他们的父母才会安心。
默默无闻守楼栋
“同学,今天体温都一切正常吧?没事就尽量在寝室里少出门哦,有什么需要尽管跟阿姨大叔开口。”“各位小可爱们,每天都记得在群里给阿姨大叔报声平安哦!阿姨大叔一直守着你们!”
荟园9栋是今年寒假本科生集中住宿的学生楼栋,目前住在楼栋的学生人数总共有50余人。在荟园9栋QQ群中,值班员叶冬梅和刘新华夫妇每天准都会向同学们发去“问候”信息,转发疫情防控有关知识。
“我们早早把儿子送回了青岛,没有什么牵挂,这个寒假,我们两口子就可以安安心心在楼栋值班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叶冬梅和刘新华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强值守工作。
每日认真登记学生回寝情况、使用电子体温为进出楼栋的学生测量体温、将体温报给楼管、发现异动情况及时上报、给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临时提供开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些琐碎的小事,却成为了叶冬梅和刘新华心中的头等大事。
“我们要对这些学生负好责,坚决做到不落下一个学生”,叶冬梅和刘新华说。
2月29日是四年一遇的特殊日子,这一天也是荟园15栋值班员韩德芳的生日。与叶冬梅夫妇不同,疫情爆发以来,韩德芳一直是一个人在荟园15栋全心值守。
目前,她已连续在岗1000多小时。
荟园15栋是全校博士生最多的一个宿舍楼。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实验进度,韩德芳每晚都要值守到11点多。天气再冷,她也要亲自给学生开门,量体温,做好登记。
“经常有因为做实验晚归的同学跟我说,他们觉得不好意思,影响我休息”,韩德芳告诉记者,特殊时期,给晚归的学生留一盏灯、开一扇门,就能给学生带来一点点安全感,她自己累点没关系。
“大家都要加油,希望同学们都能平平安安、实验顺利!”韩德芳说。
留学生楼栋的“好管家”
万新是留学生楼栋的一名保洁员,自疫情以来,她一直坚守在一线。
1月下旬,由于防控工作需要,住在校外的保洁员暂时停止入校工作,荟园20栋留学生楼的保洁工作一下子变得棘手起来
在这个紧要关头,万新一口就接下了保洁任务:“我本来就是留学生楼栋的保洁员,我比较熟悉工作,还是我来吧!”
就这样,万新的工作任务增加为23个公共厨房,639个房间的公共区域,以及仍住在楼栋里的273名留学生和5名中国研究生 。
万新每天都听新闻,尤其关注防控举措。当听到“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必须兼顾方方面面,要做实做细”时,她更明白肩头的担子有多重:“在疫情面前,我也害怕,但我不能退缩。”
为了把工作做到更好,早上6点,戴着口罩、手套,穿着工作服的万新就出现在了楼栋,每天穿梭在两幢学生楼栋的各个角落,连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也没有休息。
由于疫情原因,留学生都封闭在宿舍,每天产生大量垃圾。万新每天都要拎着大大的袋子,一层层地运垃圾。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会拉上儿子过来帮忙。阴冷的天气里,母子两人却因为运垃圾浑身是汗。
有的留学生和她说:“您应该有假期,不需要每天都来。”但万新的回复却是:“这是我的工作,现在是特殊时期,我更要把它做好。”
(记者:刘涛 通讯员:鲁贝贝 张胜 刘凡 审核人:陈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