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银秀,宿舍管理服务中心一名普通的学生楼栋管理员,更多时候都被楼栋里的学生亲切地称呼一声“秀秀阿姨”“朱妈妈”。在岗5年时间,1800多个日夜,她用真心呵护着楼栋里的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了“大爱无边”,她的事迹在广大学生中口口相传,学校多个媒体先后多次报道。
温情关怀是母爱
初到宿管,朱银秀被分配到荟园5栋担任楼管员,她在暑假期间就入驻楼栋,提前布置值班室,熟悉楼管工作。那一年9月适逢本科生新生集中入住荟园5栋,为了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宿舍生活,不久后,每间学生寝室都收到了来自朱阿姨亲笔信:“这四年的时间里,荟五是你们的家,我愿意做你们的家人。我会守着荟五,陪着你们。”质朴的话语,却让大一新生们在陌生的宿舍环境中倍感温馨,许多学生都将小卡片珍藏,直到大四离校时,还要连同小卡片随着对母校的记忆一并带走。

朱银秀一直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希望照顾这些外来读书的莘莘学子。今年3月底的一个周末,一名女生站在楼栋大门前,眼神茫然,呆呆站立了很久一动不动,正在值班的朱阿姨看到此情况,立刻将女生请进值班室坐下,边倒水边轻声询问,经过女生的诉说,才知道是因为学习上遇到了挫折,家人又每天打电话询问学习情况,内心感到很压抑很焦虑,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排解。朱阿姨温和地对她说:“学习是靠平日的积累,但也应该要注意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今天是周末,可以适当放松一下自己,可以去桃花园赏花拍照,调整好心态才能更加投入的去学习。”看到女生眼里一亮却又怯生生的有所为难,她说自己平时就是教室寝室两点一线,也没几个朋友,更不知道桃花园在哪里。朱银秀见状思索了一会,和同事调了班交待好工作,就陪这名女生来到桃花园。那天,阳光明媚,花园里桃花盛开,在朱银秀的开导下,这位平时内向、不怎么喜欢拍照的女孩也主动和阿姨在桃花树前留下合影,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最后朱银秀拉着女孩请她到食堂美餐一顿,回到楼栋,女生也开朗了许多,对朱阿姨连连感谢。再后来,这名女生和朱银秀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有什么小心事小秘密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朱阿姨,与她分享。
默默付出是厚爱
只要是朱银秀在的楼栋,氛围就非常和谐,她一直认为,大家是因为缘分才能聚在一起,她为了更好地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拉近距离,就请人帮忙在手机上下载了QQ、微信等软件,并很快就用得得心应手。她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刷QQ空间和朋友圈,时刻关心学生们的动态。阿姨非常细心,看见QQ上的生日提醒信息,她就记下来,然后在当天“小寿星”经过值班室时送上一声祝福,同学们发表的说说她也从不吝啬的“点赞”,日子久了,秀秀阿姨与学生们渐渐熟络起来,很多学生曾在微信中回复“秀秀阿姨简直比亲妈还到位”“秀秀阿姨真时尚”。

朱银秀所在的楼栋,因她的影响,也变成了一个发光团体。今年9月的第一个周末,清早6点,荟园14栋一位女生因醉酒倒在了楼梯的拐角,当班楼管员发现后,立刻拨打了120急救车和校园110,同时,因为当时情况比较紧急,家长和辅导员都还未赶到学校,楼栋值班室又不能空岗,楼管员马上给朱银秀打电话,朱阿姨听后来不及洗漱揣着2000元现金十分钟内赶到楼栋,陪同醉酒女生到医院进行治疗,直到女生意识清醒过来,朱银秀才放心离开。
同月的一个夜晚,朱银秀在楼内外巡视,眼尖她的发现楼外的主干道有一名骑电动车倒地的女生,她立刻飞奔过去,当时一名在场的辅导员已拨打了急救电话,但是该女生摔伤很严重,头部出血较多,而且她的意识也越来越模糊,嘴里呢喃着:“我对不起我的父母,我还没有来得急给他们说话……”,朱阿姨和辅导员一起,陪着这名学生讲话,鼓励她,尽量让她不要昏迷过去,直到救护车到来,把女生送上车,朱阿姨这才默默退出人群,投入到楼栋巡查的工作中。
旁人问起这些事,朱银秀总说这是工作的一部分,是她的职责,楼栋里的学生在她眼里就如同她的孩子们,对待学生,她内心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感。
无私奉献是大爱
朱银秀在一次聚会中,听朋友介绍到,在距离西昌往东一百多公里的大凉山深处,生活着一群贫瘠的彝族同胞,有些家庭中父母因贩毒、吸毒以及艾滋病,大多过早离世或者被判重刑,家庭里只剩老人和孩子,一家中孩子少则四五个,多则十个八个,家庭情况非常贫困。
朱阿姨通过朋友的手机照片了解到以这样一户家庭,男主人因为吸毒去世了,前妻早已改嫁,第二任妻子也因病去世,留下四个同父异母孩子无依无靠,老大辍学在家照顾三个弟弟妹妹,家中一贫如洗,没有一件像样的生活用品,孩子们蓬乱的头发沾着草屑,手背是黑里透着红肿,眼中露出好奇、害怕、纯真与渴望。朱银秀当即与朋友一拍即合,决定对这些贫困家庭进行实物捐赠,送去一份爱心。当时正值毕业季,她收集了很多毕业生留下的布娃娃和一些实用的日用品,把它们一一洗净晒干,整理打包,由于楼栋值班岗位特殊,朱银秀不能亲身前往大凉山,只能委托朋友将自己的心意带过去送给大山里的孩子们。




几天后,孩子们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开心的都要与这些可爱的娃娃合照留念,仿佛贫苦的生活里突然增添了一份亮丽的色彩。看到朋友微信传回的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朱银秀双眼润湿,她说道:“这次献爱心时间比较仓促,有点小遗憾。待到明年,还要准备更多更实用的物品,有时间一定要亲自把心意送到孩子们手中,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坚强的成长!”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世上形形色色的人,其中有建功立业的伟人,也不乏顶尖优秀的成功者,但大多数人都要接受最终归于平凡的事实,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但至少我们可以坚定心中的信仰,做一个好人。就如同这位楼栋里的守望者“朱妈妈”,寒来暑往,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迎来送走一批批莘莘学子,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是点点滴滴的真心呵护汇成涓涓细流,源源不断滋润着楼栋里的孩子们,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都将“朱妈妈”铭记于心,回到母校都一定要到楼栋里再看望一眼“朱妈妈”,这就是对“朱妈妈”最珍贵的肯定!